
改制后的首届世俱杯已经落下帷幕,大家的感觉如何?新鲜事物的接受必然需要一个过渡期,然而不可否认的是,美国的足球氛围与欧洲之间的差距仍然显而易见。无论是球场上的观众人数,还是球员们的登场方式,总让人有种格格不入的感觉。美国人踢足球的方式与欧洲人确实大相径庭。对于那些熟悉欧洲足球的球迷来说,这一切的差异成为了减分项,仿佛2010年世界杯中那种令人厌烦的呜呜祖拉声,时刻萦绕耳畔。
至于参赛球队的表现,显得有些参差不齐。有的球队显然是以练兵为目的而参加的比赛,有些则完全是为了奖金而来,能拿多少就拿多少,而还有一部分球队则表现得非常消极,只是为了尽快结束比赛,迎接假期的到来。总的来说,这届世俱杯无法称得上精彩,至少与同样在6、7月举办的世界杯相比,差距是显而易见的。
或许有些人会说,要想确保比赛精彩,那就将欧洲的豪门球队全部邀请来参赛。然而,世俱杯的宗旨与世界杯类似,旨在展示全球范围的竞争性。总得给其他大洲的球队留些机会吧?如果你真的渴望看到强强对决,那不妨等到八强、四强时再来看。但这种全球性的赛事,注重的是热闹和影响力,每个大洲的球队都能选出代表参赛。
但问题是,究竟该选谁来代表这些大洲呢?
这也是新版世俱杯中最不合理的一点,或说选拔制度中的最大漏洞。我们不得不问,在这届世俱杯中,有没有什么球队是你认为必须参加却偏偏缺席的?我心里直接浮现出两个名字——巴萨和利物浦。
这两支超级强队居然没有出现在世俱杯的赛场上,这就像是西班牙和英格兰集体缺席世界杯一样荒谬。回顾24到25赛季,巴萨勇夺双冠,展现了强势的回归,而利物浦在换帅后也迎来了蜕变,获得了英超冠军。如此一来,英超和西甲的新科冠军竟然没有出现在世俱杯中,难道不让人觉得有些可笑?
世俱杯选拔制度的最大问题,恰恰是在于它忽略了最关键的那一个赛季——就是世俱杯举办前刚结束的那个赛季。
放眼全球,我们不再讨论其他大洲的球队,仅以欧洲为例。多特蒙德代表德甲参赛,可他们在2024至2025赛季的德甲排名只是第四。是的,他们有资格参加欧冠,但问题是,勒沃库森、法兰克福难道不比多特蒙德更有资格出现在世俱杯的赛场上吗?特别是勒沃库森,凭借着三线作战的强势表现,远超多特蒙德。
再看西甲,巴萨比马竞更有资格代表西甲参赛这一点不言而喻。而在英超,虽然切尔西曾获得世俱杯冠军,但在参赛之前,利物浦和阿森纳的排名无疑更高,难道它们不是更配得上这张入场券吗?
看起来,世俱杯的选拔标准似乎有些奇怪。参照欧冠成绩没问题,按照四年的成绩来评定也可以理解,但问题是,它偏偏忽略了最具时效性的那一年——也就是世俱杯举办前的赛季。如果我们假设一下,假设2021年欧冠冠军切尔西,到了2025年降级,那么他们就凭借曾经的冠军身份参加2025年的世俱杯。那不就等于邀请了一支准英冠球队参赛?尽管他们曾是欧冠冠军,但现在的他们,显然无法代表其真正的实力。
一场大型赛事,参赛队伍的实力越强,比赛的精彩程度也越高,关注点也就越多。而最能保障这一点的,莫过于参照距离最近的赛季成绩。遗憾的是,这一规则的设立,可能抹去了许多更精彩的可能。
当然,从时间安排上看,这一切似乎也有些无可奈何。毕竟,如果要参考2024至2025赛季的成绩,那么赛程就来不及安排了。但也许,从一开始,这个选拔规则就应该重新思考和调整。
可以预见,世俱杯在未来的某个节点,必定会对选拔规则进行调整和修改。毕竟,2025年世俱杯没有巴萨和利物浦,这不仅仅是这两支球队的遗憾,更是世俱杯自身的遗憾。
标签: #参赛 #多特蒙德 #欧冠 #bug #勒沃库森 #阿森纳 #赛季 #世俱杯 #参考 #法兰克福 #消息资讯 #球队 #利物浦 #巴萨